硅PU篮球场冬季施工质量受低温环境影响较大,需通过严格的环境控制和工艺调整才能保障质量,具体表现及应对措施如下:
一、冬季施工的核心质量风险
材料固化问题:温度低于10℃时,硅PU材料固化反应速度显著减慢(如弹性层固化时间从常温10小时延长至24小时以上),易导致涂层发软、粘脚,甚至无法完全固化,影响耐磨性(降低30%以上)和使用寿命。
施工操作性下降:低温使材料粘度增加,流平性变差,手工刮涂易出现厚度不均(误差>0.5mm),机械喷涂则可能因喷嘴堵塞导致表面橘皮纹。
层间附着力不足:底漆未彻底干燥(基层含水率>5%)或涂胶后晾置时间不足,易引发后期脱层、气泡(尤其温度骤变时)。
二、保障质量的关键控制措施
环境温度管理:
施工时段限定在每日10:00-15:00(气温≥5℃),低于0℃严禁施工;
采用封闭棚+燃油热风机升温(棚内温度维持15-20℃),避免局部温差>5℃。
材料预处理:
桶装材料提前24小时移入暖房(温度≥15℃)预热,使用前机械搅拌5分钟(比常温多2分钟);
弹性层添加3%-5%专用低温固化剂(需经厂家验证兼容性),缩短固化周期。
工艺参数调整:
底漆分两遍滚涂,间隔时间延长至4小时(常温为2小时),确保完全渗透;
弹性层厚度从常规5mm减至3-4mm/道,减少单次施工量,每层固化时间≥24小时(常温为12小时)。
三、验收标准与补救措施
关键指标:完工后7天检测硬度( Shore A 65-80)、附着力(≥1.5MPa),低温施工项目建议延长养护期至14天;
常见缺陷修复:表面鼓包需切开排气后填充弹性胶,脱层区域彻底打磨后重涂底漆+弹性层。
结论:冬季施工需额外投入30%-50%的成本(设备、材料、工期),且质量稳定性仍低于常温施工。若工期允许,建议优先选择春秋季;若必须冬季施工,需选择具备低温施工经验的团队(提供近3年冬季项目案例),并在合同中明确温度记录、厚度检测等质控条款。